东周 玉兔饰 (襄阳市博物馆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杨颖 温静 云彩虹 杨力
(资料图片)
金虎辞旧岁,玉兔迎新春。春节前,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博物馆、襄阳市博物馆、鄂州市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就纷纷晒出馆藏兔元素文物珍品,以线上线下展览、社会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展示充满吉祥寓意的兔文化。
兔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驯养兔的国家之一,兔的形象大量出现在玉器、瓷器、青铜器、绘画等文物遗存上。现从湖北各大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甄选了一批精品“兔”文物,以飨读者,恭祝大家兔年幸福安康。
唐 月宫飞龙镜 局部 (宜城市博物馆藏)
生肖文化历久弥新
十二生肖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东汉王充的《论衡》记载有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十二生肖成为历久弥新的文化符号。
十二生肖中的“兔”对应的是“卯”,“卯”字始见于甲骨文,因为用于古代计时,旧时官署办公时点名报到称为“点卯”。
湖北省博物馆收藏一套生肖俑,由十二件手捧生肖头像的宋代文官青瓷像组成,文官均着宽袖交领长袍,腰束丝带,帽子正中刻“王”字。其中的青瓷兔俑,呈现兔子侧视形象,着重表现兔子长耳、大眼的特点,兔耳浅刻兔毛纹路,整体造型生动,制作精美。
武汉博物馆藏也有一套十二生肖灰陶俑,兔俑通体施彩绘,兔首人身,呈坐立式,身穿宽袖交领长袍,腰束丝带,双手合于胸前,两只大耳朵高高竖起,可爱又端庄。
鄂州市博物馆收藏一款青花生肖纹瓷瓶,胎釉精细,纹饰灵动,青花鲜丽明爽,呈色鲜蓝青翠。瓷瓶中间的兔子以浅衬深,惟妙惟肖。此瓶不仅做工精细,寓意也极好,“瓶”谐音“平”,象征着平安。
唐 红陶十二辰俑 (湖北省博物馆藏)
“兔者,明月之精”
“兔者,明月之精”,古籍《坤雅·兔》如是解释。月中有兔的传说,或在西汉以前就存在,长沙马王堆墓出土帛画中,右上方是太阳,太阳中有金乌,左上方是月亮,月中有兔子和蟾蜍。南阳汉画像石中,也有兔与蟾蜍同居月宫的刻绘图案。
玉兔捣药的传说故事同样由来已久,诗仙李白一首《古朗月行》更是让“白兔捣药”深入人心。武汉博物馆藏月宫镜,镜面左侧桂树拔地而起,枝繁叶茂;镜中心有一兔竖耳站立,两爪握杵捣药,双耳药罐自成镜钮;玉兔身后祥云舒卷,瑞气升腾。另一款宜城博物馆藏唐代“月宫飞龙”镜,则布局清新明朗,流畅华丽。
南宋 十二生肖青瓷俑 (兔俑) (湖北省博物馆藏)
“瑞兽”形象广为流传
“赤兔者瑞兽,王者盛德则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兔子一直被视为太平盛世的祥瑞之物,其形象常与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一起出现,也多出现在古诗、绘画、服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中,而广为流传。
武汉博物馆藏有一款青玉寿字纹插牌,青玉牌嵌于红木座上方,双层透雕。上层花牌正中雕一“寿”字,四周雕有蝙蝠、喜鹊、仙鹤、玉兔穿行于莲花之间,下层雕卷叶纹作底,整体纹饰寓意吉祥如意、长寿有福。
时至今日,各馆馆藏文物中,造型呆萌可爱的“兔”,尤其受到观众喜爱。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一对青白玉镂空东升图环饰,均雕刻着双兔望月图,“骨朵云”烘托着一轮圆月,硕果累累的枇杷树下,各有两只呆萌的玉兔,呈抬头望月状,又似在聆听天籁之音。
武汉博物馆收藏一款由和田青玉圆雕而成的灵动的玉兔,玉质细腻光洁,兔耳向后搭于背上,跃跃欲试,好似随时准备起跳奔跑,动感十足。另一款白玉透雕龙纹玉带饰板,呈长方形,正中雕有一蜿蜒盘旋的龙,左右下角各雕有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给人和谐美好、欣欣向荣之感。
(图片由各馆提供)
民国 十二生肖铜兔 (利川市档案局藏)
隋 十二生肖灰陶俑 兔俑 (武汉博物馆藏)
明 青玉寿字纹插牌 (武汉博物馆藏)
明 青白玉镂空东升图环饰 (湖北省博物馆藏)
清 康熙款青花生肖纹瓷瓶 (鄂州市博物馆藏)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