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相关资料图)
截至8月18日,创业板已有超过419家上市公司披露今年半年报或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其中,234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过55%,116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157家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158.1亿元,平均实现净利润1.01亿元。
华南地区重要半导体封测企业蓝箭电子、防腐防磨领军企业博盈特焊、风电细分领域市占第一的盘古智能……今年以来,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一批具有创新强项的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先后登陆创业板,成为板块的新动力源。若将时间拉长,创业板即将迎来注册制实施三周年,三年来深交所一直坚持板块定位,严把入口关,为市场注入发展新动能。
让创新特色更加彰显
先看一组数据。2020年至2022年,创业板公司平均研发投入分别为0.87亿元、1.12亿元和1.35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25%; 2022年度,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研发投入在1亿元以上的公司有382家。
截至2023年7月31日 ,创业板公司拥有专利数量31万余项,平均每家公司拥有专利技术超260项,其中不乏拥有千余项核心专利技术的创新标杆企业,如宁德时代、迈瑞医疗等。其中,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累计拥有专利数3.99万项,平均每家拥有专利数106项。
“创新”一直是创业板的鲜明属性,改革后的创业板坚守“三创四新”板块定位,把支持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实施注册制以来,创业板持续优化完善“三创四新”量化标准,明确优质创新创业企业的评价标准:一方面强调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明确评价的量化指标,从创新性和成长性等维度制定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研发投入金额、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等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强调兼容性和灵活性,对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设置不同的标准,同时对符合特定条件的企业设置了部分指标豁免适用的规定,更好服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企业。
创新赋予企业成长动力
注册制改革让“创新”特色更加彰显。“更有利于企业成长、更具多样性包容性、更有利于企业融资、更具创新服务精神。”华大九天主要从事用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装的EDA工具软件开发、销售及相关服务业务,公司相关负责人谈及登陆创业板的获得感时,用了四个“更”进行概括。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广聚创新创业人才、技术创新成果丰硕……注册制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创业板服务具有较强创新属性、良好成长性创新创业企业的能力,吸引了更多科技创新企业,让创业板创新特色更加鲜明。
经纬创投管理合伙人王华东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业板公司的特点是兼具“成长”和“创新”的属性。登陆创业板的企业主营业务突出,并有一定的规模、收入和利润,产品市场空间大,市场认可度高,具备较大的持续增长的潜力;同时,这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具备一定的技术独特优势,研发投入高,与传统产业存在明显差异,是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度融合。
不断的创新也赋予创业板企业澎湃的成长动力。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研发投入超5亿元的创业板公司,在2022年的平均营收增长率达41.84%,显著高于板块平均水平。亿纬锂能、当升科技、中伟股份等公司在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研发支出超1亿元,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超80%,成为各自领域颇具影响力的知名企业。
新兴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注册制实施以来,创业板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引导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持续创新,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
具体来看,在先进制造领域,创业板上市公司龙头云集。其中新材料产业涉及先进玻璃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专业领域,截至2023年7月31日,共有137家新材料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总市值超9700亿元。创业板新材料企业技术不断更新突破,带动产业向高精尖方向前进,为我国信息、制造、国防军工等产业带来革命性进展,也为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带来重要影响。
属于数字经济领域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位居创业板战略性新兴产业首位,产业应用横跨三大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联动效应强等特点,是促进产业升级、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共有313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总市值近2.98万亿元。
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治理、清洁能源等领域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创业板努力打造绿色低碳产业新高地。合计170余家绿色低碳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总市值约2.4万亿元。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表示,创业板注册制下,企业上市的市场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时,企业上市引导也更加倾向于核心创新技术和创新服务模式,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中国除了是技术大国,也是服务大国,尤其是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创业板对创新的服务支持也将会支持经济转型顺利进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