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消化药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如何?江中药业发布2022年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74亿元,同比增长48.33%;实现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11.75%;基本每股收益0.8元,同比增长11.11%;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12.27,同比增长1.08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为66.55%,同比增长0.31%;销售净利率为18.73%,同比下降5.34。其中,2022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3 亿元,同比增长44.95%;实现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22.46%。
目前.胃蛋白酶为一种消化酶,常用于食用蛋白性食物后消化不良、病后恢复期的消化功能减退、以及食欲不振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但它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故常与盐酸合用。它有散剂(俗称药粉)、合剂、糖浆剂及片剂等,于饭前或饭时服用,但不宜与硫糖铝、碱性药物同服。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助消化药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相关资料图)
助消化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
健康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与支撑,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的朝阳产业,其覆盖范围广、产业链长,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多个行业的发展;发展健康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模式逐步过渡到以健康为中心的模式,健康产业迈入新发展阶段。
品牌作为购买的主要驱动力,是患者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医药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品牌,医药工业建立起竞争壁垒;围绕品牌,医药零售获得持续增长。后疫情时代的国民健康,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迎战个人健康主体责任新时代,品牌价值不断承载和传承内涵与责任。
头部品牌对行业的贡献度依然重要突出。中康CHIS和CMH数据库显示,无论是零售还是医院渠道,TOP300品牌的销售额占比均超过40%以上,其中医院渠道的TOP300品牌销售额占比在5年内增长了12个点,头部品牌集中效应加强。从渠道增长率方面来看,TOP300品牌在零售渠道增速在2022年达到近年来的高峰,增势明显,增长11.2%。
疫情期间在家享受美食是很多人的选择,吃是一种享受,然而吃多了可能会造成消化不良的烦恼,面临腹胀、胃部饱胀感或伴有恶心、打嗝嗳气、烧心反酸等。对待消化不良可能需要助消化药物。那么,常用口服的助消化药物主要有哪些?
,近年来,由于国内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居民人数不断提升,市场对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消费需求持续增加,进而推动整个用药市场规模的扩大。具体来看,从2013年的721亿元发展到2019年,我国城市公立医院消化系统及代谢药物的销售金额已经突破千亿元,达到1005亿元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7%;由于在短时间内,我国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仍将“居高不下”,因此市场对相应药物的消费需求也会持续增加,国内消化系统用药市场发展前景向好。
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积,症见不思饮食、嗳腐酸臭、脘腹胀满;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饭后口服。可以咀嚼,一日3次。 1.成人一次4-6片; 2.儿童二岁至四岁一次2片,五岁至八岁一次3片,九岁至十四岁一次4片。
多酶片是复方制剂,每片含胰酶300mg 、胃蛋白酶13mg ,为肠溶衣与糖衣的双层包衣片,内层为胰酶,外层为胃蛋白酶。胰酶中含有胰脂肪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能使脂肪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胰淀粉酶能使淀粉转化为糖,胰蛋白酶能使蛋白质转化为蛋白胨;胃蛋白酶能使蛋白质转化为蛋白及蛋白胨。二者合用,可促进消化,增进食欲。
用于消化不良、食欲缺乏。餐前半小时服用。一次2~3片,一日3次。
干酵母片是啤酒酵母菌的干燥菌体,富含B族维生素,对消化不良有辅助治疗作用。
用于防治B族维生素缺乏症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辅助治疗。饭后嚼碎服用,一次0.5~4g,一日1.5~12g。
乳酶生片是活肠球菌的干燥制剂,在肠内分解糖类生成乳酸,使肠内酸度增高,从而抑制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并防止肠内发酵,减少产气,因而有促进消化和止泻作用。
用于消化不良、腹胀及小儿饮食失调所引起的腹泻、绿便等,对小儿消化不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口服,饭前服用,一日3次,成人一次2~6片;l~3岁一次l~2片;4~6岁一次2~3片/次;7~9岁一次2~4片/次;l0~12岁一次3~4片/次。
复方消化酶胶囊:每粒含胃蛋白酶25毫克、木瓜酶50毫克、淀粉酶15毫克、熊去氧胆酸25毫克、纤维素酶15毫克、胰酶50毫克、胰脂酶13毫克。采用独特的分层剂型设计,使种成分相互独立。可分别于胃底、胃窦及十二指肠3个不同部位(不同pH环境)中释放并发挥作用,从而促进食物消化,驱除肠内气体、消除腹部胀满。因含有熊去氧胆酸,还有一定的促进胆汁、胰液分泌作用。
用于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包括腹部不适、嗳气、早饱、餐后腹胀、恶心、排气过多、脂肪便,也可用于胆囊炎和胆结石以及胆囊切除患者的消化不良。饭后服用,每次1~2粒,一日3次。
从细分品类来看,目前我国市面上的治疗消化系统药物主要有消化性溃疡药物、助消化药物、胃肠解痉药物、肝病药物、消化系统肿瘤药物这几大类。其中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代表药品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艾美拉唑等;市场参与者包括:阿斯利康、奥赛康等国外企业,以及罗欣药业、丽珠集团、华东医药等本土企业。另外,我国市面上的助消化药物品牌也相对较多,其中江中健胃消食片占据着最大市场份额,而广州王老吉药业的“保济丸”、宏济堂的“小儿消食片”虽在当地有着较大影响力,但在整个全国市场中,竞争力相对较弱。
助消化药是促进胃肠道消化功能的药物,常见的包含胃蛋白酶(pepsin)、胰酶(pancreatin)、乳酶生(biofermin)等。助消化类药物品种较多,选择时应有的放矢,不可盲目使用。应根据发生消化不良的类型对症用药,并根据年龄适当调整剂量;注意药物的服用方法,饭前饭后需谨慎;注意配伍禁忌,避免助消化药物失活或药效降低;特殊人群用药需慎重,应在医师或临床药师的指导下用药;对于服用助消化药物数日后,症状未见改善者,应及时就医。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消化液内的正常成分,如盐酸和各种消化酶,当消化功能分泌不足时,起到补充、替代治疗的作用;另一类是能够促进消化液分泌或制止肠道内过度发酵的药物,用于消化不良的辅助治疗,如卡尼汀等。
消化类药物中,抑酸类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适合在饭前半小时服用,此时吸收效果更为理想,往往能够达到最佳抑酸水平,消化酶类药物,多酶片、复方消化酶等,则适合进餐时服用。促进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吗丁啉)、伊托必利等,说明书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则饭前饭后服用均可。
不少人出现消化不良时往往选择在药店购买相关药物,对于这种做法,消化内科医师表示,如果患者在服用自行购买的药物三天后症状仍未得到缓解,建议到医院就诊。药物疗效不明显时,不建议患者自行更换药物,反而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从临床实际来看,患者适合哪些药物是根据其症状决定的,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往往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举例来说,如果患者症状表现为腹胀、腹痛,服用抑酸类药物与促胃动力药物往往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医师建议药物选择最好不要超过三种,因为药物中的化学成分本身也会对胃肠道形成刺激,有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果患者自行购买药物,建议一到两种即可,如果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应到医院就诊。
近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而且还存在着高复发率的特征,因此大部分患者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用药,这给国内消化系统用药市场带来了持续稳定的消费需求,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良好。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消化系统用药品种多样,单一品牌所占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导致整个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市场竞争度仍有提升空间。
助消化药行业市场前景
作为占领市场80%份额的领导品牌,江中牌健胃消食片从2002年的4亿,到2010年的15亿,实现快速增长。但当下正面临销量增长受阻的困难,品牌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
通过研究与洞察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提升,遇到消化小问题,消费者更多的通过轻生活方式解决(如:运动和吃助消化食品),原有的重度人群(胃病人群、中老年人群)难以挽回;同时也发现,伴随餐饮行业的蓬勃发展,年轻人外出聚餐、点外卖增多,“吃多、吃撑、吃油”的情况多发,亿万级的餐饮市场,也将催生出巨大的助消化市场。
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发生在口腔、唾液腺、食管、胃、肠、胆、胰腺、腹膜及网膜等脏器的疾病,包括消化器官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在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痔瘘等。
近年来,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生活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增大等问题的相继出现,使得肠胃病、肝脏疾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不断提升,目前在我国已经超过了25%,在整个慢性病患病率排名中居于第四位,并日渐呈现年轻化发展态势。而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的提升,也进一步带动了国内消化系统用药需求的增加。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2-2027年中国助消化药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关键词: